走进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淤泥乡岩博村,映入眼帘的是翠绿的山峦与映衬其间的白墙绿瓦,整齐的路途延伸至村落深处,树木装点其间,绿意盎然。新鲜的空气中夹杂着淡淡的酒香,繁忙着的乡民脸上洋溢着满意与美好的笑脸,好一幅“和美村庄”的新现象。
看着眼前充溢现代气味的村貌,很难幻想这便是20多年前那个“家家都住老土房,出门便是猪粪塘,一年种粮半年饱,有女不嫁岩博郎”的贫穷落后村。
现在,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岩博村探究“党建引领、多元共生、人才赋能、一起富裕”的新式村团体经济开展办法,建起了酒厂、养殖场、生态农庄和露营基地等,村团体财物到达1.2亿余元,村团体经济累计到达1296万元,农人人均可支配收入到达3.3万元,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小康村、先进村、文明村和示范村。
“火车跑得快,全赖车头带。”从“一穷二白”到“村企兴隆”、从高低难行到宽广平整、从泥土瓦房到洋楼砖房,岩博村的每一次改动、每一次改写、每一次蜕变不能脱离一个人,一支部队,那便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岩博联村党委书记余留芬,以及村“两委”班子。
2001年元旦,余留芬挑起了岩博村党支部书记(2016年9月担任联村党委书记)的重担。
“一个村的开展,假设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村级党组织,团体经济的开展就会失掉根底,假如咱们不能够给大众带来实实在在的优点,我和咱们的班子就没有话语权。”余留芬说。
就任后,余留芬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从抓底层组织建造着手。把政治思想好,醒悟高,有才能、有水平、有文明,并乐于为岩博村的开展作贡献的归入村级领导班子。清晰班子成员的作业职责,让村 “两委”成员“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职责”,各负其责而又彼此和谐协作。
其时,岩博村不通路、不通电,没有自来水,村团体经济堆集缺乏千元,人均纯收入不到800元,贫穷发生率高达18.8%。面临这一现状,余留芬暗下决心:“要么就不干,要么就干好,一定要带领大众换个活法,脱节这几十年来的贫穷。”
要想富,先筑路。就任第七天,敢想敢干的余留芬就与村“两委”班子协商,提出要修通岩博村与外界的路途,改动岩博人祖祖辈辈人背马驮的前史。
面临种种困难,村“两委”班子毫不退缩,筑路缺资金,余留芬决然拿出自己4万元积储置办物资。村“两委”班子带头背炸药、抡大锤、撬钢钎,几乎是用手挖锄刨的办法,大众也在他们的带头下热心参加,在短短的3个月时刻内,修通了一条4米宽3公里长的通村水泥路,打通了岩博村开展的命脉。
路修通后,余留芬又将目光聚集到村里的开展上。她先是带领村 “两委”班子告贷回购了村里外包的团体林场,经过间伐,第一年就还清了借款,还为村团体经济创收了8万元。有了林场运营的成功测验,她心里有了底气。
从2002年起,余留芬凭着对商场的敏锐和敢闯敢干的冲劲,在岩博村全力开展村庄工业,先后办起了特种养殖场、煤矸石砖厂、农家山庄、小锅酒厂、火腿加工厂等经济实体,让村级工业和大众收入完结了快速开展。
在开展过程中,岩博村一向把党组织建造作为中心作业。一方面活跃立异党组织办法,先是采纳“村企联建”的办法,组建了岩博联村党委,推动村企共融开展。
2016年,为呼应政府“强村带弱村”帮扶机制,岩博村又联合毗连的苏座、鱼纳两个贫穷村成立了联村党委,依托岩博村的工业优势带动周边村一同开展。同年,联村党委活跃和谐借款,以普惠股办法让联村1012户3650名乡民悉数入股岩博酒业,同享开展效果。
另一方面,岩博村活跃加强村级部队建造,经过施行“双培双带”工程,吸纳10余名有文明、懂开展的村庄青年向党组织挨近,把4名有技能、懂办理的农人党员引入班子;经过施行“一带一”的培养办法,从大学生、退伍军人、企业办理人员中培养后备干部近20名,让村干部和党员成为带动村庄开展的主心骨。
彝族大众,善喝酒,也善酿酒。岩博村乡民用彝家传统办法煮小锅酒的前史已有600多年,当地家家户户都会烤酒。
“有这么一起的条件,何不开展制酒工业带领乡民脱贫致富呢?”基于此,2004年,由村党支部牵头,乡民入股,成立了村团体企业“小锅酒厂”。
2011年,岩博村“两委”举行岩博小锅酒厂改扩建会议,160多户乡民参加出资入股;2012年,岩博村村“两委”班子看准了小锅酒的商场潜力,雷厉风行地对酒厂进行晋级扩建,选用“招商引资+团体入股+乡民认股”的办法,招引了盘江集团、盘兴能司协作,建成总出资达1.5亿元、产值达5000吨的贵州岩博酒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岩博酒业)。
“真实让岩博酒业迎来开展的春天,是在党的十九大之后。”提到这,余留芬至今依然激动不已:“2017年10月19日,习参加了党的十九大贵州代表团评论。评论中,我向汇报了岩博的‘公民小酒’,亲热问询咱们岩博酒有多少度?价格是多少……一时刻,新闻媒体广泛重视,使‘公民小酒’一举成名天下知,销量一路飘红。”
现在,岩博酒业占地600余亩,现有员工900余人,年产纯粮固态发酵优质清酱香型“公民小酒”达5000吨。
“咱们期望建一条年产3000吨的纯酱香型白酒出产线。但是由于资金有缺口,一向未能建造,直到广东省中山市帮扶资金的到来!”余留芬说,2023年,岩博酒业取得500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的支撑。有了这笔钱,总出资6000万元的纯酱香型白酒出产线开端发动,现在工程开展顺畅,比及新出产线建好投产后,至少又可带动300多人完结家门口作业。
历经20年不断探究,岩博酒业从手作业坊的小锅酒厂,“摇身一变”成为现代化企业,出售额到达3亿元左右,为壮大村团体经济打下坚实根底,也让当地大众成为了“作业工人”和股东,不只每个月有了安稳的收入,年末还能拿到分红。分红最多的能够拿到20多万元,最少的也在1万元左右。
“我家老少总共七口人,有三人在酒厂上班,全家人每月在酒厂的务工收入就有1.2万多元,有了这个酒厂,咱们在家门口就能够赚钱,还能够照料老人和孩子,太好了。”岩博村乡民赵金嫦乐滋滋地说。
“这儿环境优美,气候凉快,吃的玩的都有,咱们几家人有空就会约着一同到这儿消暑玩耍。”游客赵娟说。
这段时刻,岩博彝人谷景区游客川流不息,人们在树林里搭起帐子、铺好野餐垫、放好折叠椅和食物,或坐在帐子下品味美食、闲谈小憩,或在草坪上与宠物嬉戏互动,在大自然里纵情呼吸,畅享休假日子,邂逅山乡春日,体会诗和远方的热情和浪漫。
该景区是由岩博酒业全资子公司贵州彝人谷生态旅行办理有限公司建造,项目占地300亩。“咱们采纳‘岩博酒业+N’的办法,全面拓宽酒业效益的带动才能,丰厚岩博团体经济新业态,借力发力,尽力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岩博酒业战略副总裁王亚松介绍。
在“岩博酒业+种养业”方面,岩博酒业清晰近期规划5万亩、远景规划12万亩高粱栽培基地,现在完结2万亩,辐射普古、威武、乌蒙等11个城镇百余家协作社参加高粱栽培,带动2万户农户增收。岩博酒业每年将上万吨酒糟分配到岩博村个别养殖户、大型养殖场,带动1950余户乡民完结增收。在“岩博酒业+旅行业”方面,岩博村依托本身特色和优势,争夺东西部协作资金380万元,完善提高文旅配套设备建造,在3A级岩博酒业出产基地旅行景区的根底上,着力打造出酒文明展现和体会为主的风俗特色旅行、森林草地露营基地、雨林山地草甸归纳地势地貌越野基地、青少年野外拓宽营地等基地,成功刻画了“村庄游+工业游+回厂游+自主游”的岩博旅行文明品牌。
在“岩博酒业+训练基地”方面,岩博村规划建造了“岩博现场教育训练基地”,把20多年来的团体经济开展致富经历和做法在实训基地进行共享,并推出党建扶贫效果展现和体会为主的党建红色旅行。近年来,岩博村招待全国各地来学习训练、观光旅行的人员达20万人次以上。
村庄复兴,要害在人。岩博村紧紧抓住“人才”这一要害要素,坚持在“选、引、育、留”上下功夫,为推动村庄全面复兴供给坚实的人才支撑。
岩博村经过施行“高薪引才”“持股引才”等方案,引入2名博士、160名大中专毕业生。延聘茅台集团原董事长季克良担任岩博酒业的总参谋,延聘酿酒专业博士黄永光担任岩博酒业酿制总工程师,延聘酒业营销策划人白玉峰担任酒厂出售总经理。与贵州大学、六盘水师院一起树立校企联合实训基地。大批80后、90后,正逐渐成为岩博酒业的中坚力量。
第一个来到岩博的“外乡人”是刚退伍的姚超。他来自金沙县,家里也有一个酱酒厂。2013年,姚超受邀出任岩博酒业副总工程师,帮忙总工程师全面担任出产、技能、质量、科研及开展规划等作业,带领团队在全国创始清酱香型白酒酿制技能系统,开发“公民小酒”等9个品牌。尔后,岩博酒业又招引了海外留学的李思想等一批外地人才。
“除了引入外地人才,咱们还重视人才引留作业,想方设法把本村飞出去的‘金凤凰’请回来,村党委班子逐家逐户分头做作业、搞发动。”岩博村党支部书记肖来源说。
肖玉龙是岩博村走出去的大学生,也在外地作业过。受村 “两委”约请,他于2011年回到家园,成为酒厂的一名普通员工。2019年,作业成绩杰出的他渐渐的变成了岩博酒业的副总经理。
经过多年尽力,岩博村培养各类乡土人才300多名,其间57人取得农业中级职称,带动125户运营种养业,130户运营运输业,10户运营个别酿酒。
人才成为岩博村新式团体经济开展壮大的“生力军”,支撑着岩博村团体经济的高质量开展。
多年尽力结硕果,岩博村先后取得“全国村庄旅行要点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少量民族特色寨子”“全国文明村”“国家级村庄复兴实践教育基地”等荣誉。
谈到未来,余留芬满眼神往。岩博村将持续坚持开展“公民小酒”作为该村的龙头工业,经过“公民小酒”带动栽培业、养殖业、加工业、旅行业等工业链群的开展,不断把村团体经济做大做强,让更多大众得到实惠。
(作者:李卫杰 李曼 万文贤 作者单位:贵州省六盘水市农业村庄局、六盘水市委宣传部、盘州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