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泥亦称红泥,从铝土矿中提炼氧化铝后排出的工业固态废料。一般含氧化铁量大,外观与赤色泥土类似,因此得名。有的因含氧化铁较少而呈棕色,乃至灰白色。每出产赤泥是一种不溶性残渣,可分为烧结法赤泥、拜尔法赤泥和联合法赤泥,首要成分为
60%~65%,其次是蛋白石、三水铝石、针铁矿,含量最少的是钛矿石、菱铁矿、天然碱、水玻璃、铝酸钠和火碱。赤泥矿藏成分杂乱,且不契合天然土的矿藏组合。在这些矿石中,文石、方解石和菱铁矿,既是骨架,又有必定的胶结效果;而针铁矿、三水铝石、蛋白石、水玻璃起胶结效果和填充效果。
跟着铝工业的开展和铝土矿石档次的下降,赤泥量将渐渐的变大,且赤泥为碱性物质,跟着雨水的冲淋,赤泥中的碱会被溶出,会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赤泥中含有的首要污染物为碱、氟化物、钠及铝等,其含量较高超过了我国国家规定的排放规范《有色金属工业固态废料污染操控规范》,赤泥废渣的处理和综合使用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难题。很多的赤泥不能充沛有用的使用,氧化铝厂大都将赤泥输到堆场,筑坝湿法堆存,靠天然沉降别离使部分碱液收回使用。另一种方法是将赤泥枯燥脱水后堆存,部分企业选用干法堆存,尽管减少了堆存量及可添加堆存的高度,但处理本钱添加,并仍需占用土地。
世纪4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就拜尔法赤泥的综合使用提出了几十种方法,但绝大多数未到达工业出产的要求,首要是因为这种赤泥浆不易枯燥,脱水能耗大。而烧结法赤泥或联合法赤泥具有高钙、高硅而低铁的特色,使用该类赤泥烧制水泥成为一条可喜的废渣使用途径。但是相关于赤泥巨大的排放量,有限的使用率依然不能减缓赤泥给社会、环境带来的沉重负担。到2020年,我国赤泥的使用率在4%-10%。综合使用全产业链:
1963年开端用它作为一般水泥的生料。赤泥浆刚从氧化铝厂排出时液固比一般为3~4,先经过真空过滤机过滤,使赤泥浆含水率降至60%以下。一般都会选用三元组分(石灰石、赤泥、砂岩)配料,有时还配入铁粉,赤泥在生猜中占25~35%。生料浆的煅烧工艺与一般的一般水泥出产根本相同。此外,可从铝土矿中熔出三氧化二铝,用高梯度磁选机对排出的赤泥再进行选矿处理,提选出其间的铁矿藏,有用用于钢铁锻炼,剩余物可制成免烧砖,用作建筑材料。
(3)赤泥中含有很多的钙、硅、钾、磷元素,一起还含有数十种农作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及必定的碱度。赤泥经脱水后,在高温下烘干活化并磨细后,即可配制成硅钙农用肥。
尽管人们测验变废为宝,尽量使用赤泥产品,但是因为技能和本钱的原因,使赤泥的使用量仍是很有限制,从上面的图表可知,赤泥使用率长时间处在4-5%左右,关于赤泥的总产量来说仍是太微乎其微。因为环保的原因,致使多个规划中的氧化铝的相关项目纷繁下马。赤泥使用问题,依然亟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