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5955311
产品中心
走出煤矸石之困得在变废为宝上多想办法
发布:扑克王客服   更新时间:2025-04-14 02:24:44

  

走出煤矸石之困得在变废为宝上多想办法

  煤矸石是煤炭开采、洗选过程中产生的固态废料。生态环境部始终致力于推动典型大宗工业固废安全准则规范利用,严防大宗工业固废违规倾倒、处理。但在个别地方,煤矸石等大宗工业固废无序堆放,威胁生态环境安全和公众身体健康。

  煤矸石是煤矿开采的副产品,有煤必有煤矸石。资料显示,煤矸石通常占原煤产量的10%以上。有报道称,2024年我国煤矸石的产生量达到8.25亿吨,综合利用率约为73.6%。尽管这一利用率较过去有所提升,但每年仍有2亿吨新增煤矸石堆存,累计堆存量已超过70亿吨,形成了2600余座矸石山,压占土地面积约1.5万公顷。这些矸石山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还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包括土壤污染、水体污染以及生态破坏等问题。

  处置不当,煤矸石会给当地生态环境和民众健康带来非常大影响。如煤矸石在倾倒、填埋的过程中形成大量的扬尘,让一些村民只好在自家院里搭起了顶棚,甚至污染水源。另外,由于随意填埋、堆放煤矸石,其重金属及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有几率发生淋溶,污染河水。有的煤矸石倾倒点就曾因为未采取防扬尘措施,被生态环保部门多次处罚。但效果显然并不理想。

  其背后原因是复杂的。如历史欠账多、新增产量大,大量煤矸石的堆积遗留很难在短期内得到一定效果处置;一些地方缺乏针对煤矸石等固态废料的综合利用规范设计,对生态环境隐患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针对煤矸石妥善处置的相关法规、标准仍有待健全,而且相关固废利用企业、产业尚不成熟。

  破解这一些难题,应该多措并举、对症下药。比如,从眼下看,当务之急要通过加大投入,推动对一些长期积压和未得到规范存放的煤矸石堆场增加保护措施、采取环保“急救”行动,最好能够降低其对周边生态环境和村民生活的影响。在妥善处置“存量”的同时,对于“增量”也要通过完善利用标准和强化环保执法,推动煤矸石规范化处置水平的提升,防止把压力继续留给未来。而从长远看,则要加快提升煤矸石的综合处置利用水平,推动从“生态包袱”向“资源富矿”的转型。

  公开报道显示,煤矸石是一个资源宝库,具有多种用途和价值。比如,既可通过填充路基、低洼地、土地复垦等直接利用,也能用来生产各类建筑材料、矸石电厂燃烧和其它燃料利用,还有的可用于生态修复等。但目前这样的领域也还面临着标准体系滞后、产业政策不完善、技术有待提升等现实问题。对此,不妨因地制宜加大对相关产业和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通过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方式,提升煤矸石综合利用效率。如此,才能在根本上为煤矸石的处置压力“釜底抽薪”。如最近有新闻媒体报道,内蒙古呼和浩特通过十余年的研发,建设出国内首条规模化煤矸石悬浮煅烧生产线,利用低碳化途径使煤矸石达到高值化利用,系统性地将煤矿废弃矿产转化为新型工业原料。

  可以说,提升“废物利用”的产业化水平和技术水平,是从源头化解煤矸石难题的必由之路。还有有经验的人指出,可通过改进巷道布置、推广井下智能分选等,减少煤矸石的升井量。这同样建立在技术突破的基础之上。一些煤炭资源富集的地区,不妨更加重视这样的领域的技术攻关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既能化解煤矸石之困,也能找到新的产业高质量发展突破口。

上一篇:国际锐评丨免除部分电子科技类产品“对等关税”特朗普政府为何不得不服软
下一篇:2025中国朔州煤炭暨清洁能源产业博览会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企业文化
发展历程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产品中心
咨询服务
审计服务
资质荣誉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备案号:京ICP备05032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