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石膏是磷化工产业所产生的大宗固态废料,每制取1吨磷酸,通常会产生约5吨磷石膏。磷石膏综合治理是维护生态安全的迫切需要,也是磷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日前,《政府投资项目应用磷石膏产品实施办法》印发,宜昌全方面推进磷石膏产品在政府投资项目中的应用,推动磷石膏产品在全社会“能用尽用”。
磷石膏产品怎么样才能做到“能用尽用”?近日,记者就磷石膏产品在建筑工程领域的研发、生产、应用情况,对宜昌市内部分公司进行了采访。
2月25日,记者来到位于宜昌高新区的湖北远固新型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一家集绿色建材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走进企业车间,生产线上一片繁忙,磷石膏粉被加工成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由粉状到块状,改变的不仅是形状,更是变废为宝的“点睛之笔”。
“这些混凝土砌块已被市内外建筑企业订购,即将运往各个工地。”公司制作负责人介绍。
在企业展示大厅里,由蒸压加气混凝土制作的建筑内墙保温板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将这个正方体的展示品拿上手掂量一番,并没有想象中的建筑建材那么“压秤”。
“我们经过不断科研与实验,充分的利用磷石膏质量轻、富含结晶水、防火性能好等特点生产保温板,具备A级防火、强度高、抗裂性好以及经济性等一系列优势。”公司CEO刘金娥介绍。
近年来,宜昌按照“前端减量、中端提级、末端应用、全程治理”的要求,探索符合宜昌实际的磷石膏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协同治理新路,以湖北远固等企业为代表的中端提级环节,是实现磷石膏综合治理的关键点。
自2013年起,湖北远固开始绿色建材相关研发,拥有授权发明专利5件,实用新型专利30件,磷石膏产品被认定为“专利密集型产品”。除磷石膏加气保温板外,企业充分的发挥磷石膏作为一种工业副产石膏的本质特性,采用自主专利技术生产混合型高强石膏,并以此为原材料生产磷石膏系列砂浆产品,其磷石膏抹灰砂浆和磷石膏自流平砂浆,磷石膏含量分别可达到80%和90%以上。
“企业持续开展技术攻关,不断的提高磷石膏各种类型的产品市场竞争力,3条生产线全面达产后,每年可消耗磷石膏30万吨,产值规模可以达到3亿元。”刘金娥表示。
在宜昌高新区白洋园区,首航国际大酒店正在建设,它是东部产业新区重要的综合性高端商务服务配套项目,目前部分房间刚刚完成内墙砂浆涂抹,其使用的就是湖北远固生产的磷石膏内墙抹灰砂浆。
记者走进其中一间房间,触摸采用了磷石膏抹灰砂浆的墙面,十分平整、美观。来自湖北广盛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现场施工负责人谭玉鹏介绍,使用磷石膏抹面砂浆,施工效率比使用传统水泥砂浆提高了不少。
“传统水泥砂浆需要反复涂抹,工序中间还需间隔等待,而使用磷石膏抹面砂浆可以一次成型,平均每面墙体施工时间可缩短半天。”谭玉鹏告诉记者,相较于传统水泥砂浆,磷石膏砂浆还具备粘附力强、保水性好、平整度高等优势,有效减少了空鼓、开裂、脱落等质量通病。
目前,广盛集团正积极推广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在建筑工程施工前,主动与建设、设计单位协商,要求设计单位明确磷石膏产品使用部位和范围,能够使用磷石膏绿色建材的部位尽量使用磷石膏产品。
近3年来,公司累计使用磷石膏产品约7000吨,应用于山水春城、大家·晴川明月、山海大观、宜昌首航国际大酒店等房建项目。
一方面,是远固这样的企业持续开展技术攻关,不断提升磷石膏商品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是广盛等建筑企业不断加大磷石膏产品的综合利用。
刚刚发布的《政府投资项目应用磷石膏产品实施办法》提出:建立健全“指挥部+供应链平台+磷石膏协会”协调机制,统筹推进磷石膏产品应用。
绿色建材供应链平台作为协调机制的重要一环,其一期功能即将于下个月上线运行。宜昌城发集团负责该供应链平台建设的工作人员曾金介绍,一期功能包括政策服务、信息发布、产品展示等,二期功能计划5月初上线,将完善交易功能、扩展绿色建材品类、提升服务链条与现有供应链平台数据对接等。
“该平台旨在推动磷石膏综合运用,拓宽产品应用场景,拓展产品应用领域,促进磷石膏消纳能力,深度整合磷石膏上下游产业链资源。”曾金介绍。
“此举将实实在在拓展磷石膏综合利用企业的销路,提高销售额后,企业能有更多资金继续投入研发。”刘金娥欣喜地说。
同时,磷石膏产品在政府投资项目中应用尽用,还能加强市场信心,消除花了钱的人磷石膏产品的顾虑,进一步增加磷石膏的消纳量。
“以房建项目为例,新投资建设一万平方米,可以消耗700吨磷石膏干基。”刘金娥介绍。
此外,实施办法还对政府投资项目中,相关职能部门及项目建筑设计企业在立项、设计、财评、招标、施工、验收、决算等环节具体责任进行了明确,确保磷石膏产品“能用尽用、用好用足”。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觉得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