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金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了一则重要通知,结果显示全市29家预拌混凝土企业的生产质量遭遇了严厉抽查,令人震惊的是,竟有多达26家公司被要求进行整改。这份关于2024年度预拌混凝土公司制作质量抽查的通知,揭示了这一些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
今年的抽查自10月底开始,旨在依据相关质量提升制度对混凝土生产企业的执行情况做全面检验。抽查过程结合了第三方检测结果,还对具体工地进行了延伸核实,最终形成了此次结果。在29家被抽查公司中,发出了26份整改督办通知单、2份执法建议书,并且通报了8个典型案例。
这次抽查主要揭示了混凝土生产领域的一些突发问题,包括企业质量控制上的严重失误。有的企业存在出借资质的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与无证搅拌站点签订合同,有些则因为试验室环境控制不到位,影响其检测设备的精准度。而在原材料方面,抽检机制砂和粉煤灰样品的质量综合合格率仅为83.1%。特别是粉煤灰的抽检结果,显示出不合格现象的普遍性。
细究问题的根源,某些企业在抗渗混凝土和低标号混凝土的强度统计评定上,存在滞后现象,这样不仅影响了混凝土的整体质量,更可能给未来建筑安全埋下隐患。检验显示,58个现场实体构件的强度回弹检测合格率为87.9%,虽然大部分构件的回弹强度达到了设计的基本要求,但部分项目的强度问题令人担忧。
典型案例中,不少企业的混凝土供货行为令人咋舌。金华交投建筑工业化有限公司由于承揽业务后,由无资质单位签订混凝土供货合同,并且产品质量上的问题频发,被列入了下季度的产品慎用名单。此外,浙江兰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和义乌市固合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同样面临重罚,强烈建议提高监管力度。
面对如此严峻的混凝土行业形势,各县(市、区)建设主管部门的监管任务显得很重要。金华市政府要求,相关企业一定在一个月内提交整改方案,并对每一环节的质量管控严格把关。调整配合比、强化原材料的检验以及细化施工现场的监控都是企业未来必须落实的重要措施。
整顿混凝土生产的质量管理,直接关联着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预拌混凝土的品质衡量准则不仅关乎建筑安全,更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稳定。希望能够通过此次抽查,可以有明显效果地促进行业的自律,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不仅满足市场需求,也要为城市的安全建设保驾护航。
在行业持续暴雷的背景下,此次金华市的整改计划无疑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明确,不仅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更需要政府和行业监管的共同发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